又见电梯“吃人”!我翻遍资料,不想悲剧再发生
2017-08-25 08:00 来源:父母世界Parents
原标题:又见电梯“吃人”!我翻遍资料,不想悲剧再发生
最近,熊孩子捣乱导致电梯事故的新闻很多,而小编曾经亲眼见过孩子在电梯里追跑打闹,而一旁的家长视而不见!也见过有些无知的大人,领着刚刚会走路的宝宝在扶梯上蹦蹦跳跳。
还有下面这些新闻,你们一定记得:⬇️
《6岁男童坠落电梯井 原因:孩子撒尿致电梯短路》⬆️
一名6岁男童往电梯控制主板位置撒尿,导致电梯在7楼和8楼之间悬停,电梯门处于半开状态,孩子之后多次按电梯按钮、呼救均没有人发现,后坠入电梯井……目前,孩子出血暂时控制住,颅脑损伤,肺大面积裂伤,大骨骼多处骨折,失血行休克,气道损伤。
《熊孩子两脚踢掉电梯门被困20层》⬆️
熊孩子在电梯下行时无原由的踢了一脚电梯门,正是这个危险的动作使得电梯紧急制动,电梯门突然下落。涉事男孩被吓得不轻,好在此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,不过这部电梯被破坏后已经停止运行。
除了这些年龄稍大的孩子,也有些小盆友,因为没有家人的陪伴,乘坐电梯时发生事故:
平时孩子外出,不免会遇到需要坐电梯的时候。在这些熊孩子导致的电梯事故中,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来看看一组有关自动扶梯的危险区域测试内容,电梯安全教育,刻不容缓。
实测:自动扶梯存在四大危险区
电梯安全专家说,扶梯比较危险的地方有四处,分别是:扶手槽以及扶手与盖板之间的空隙、末端梳齿板与踏板的缝隙、阶梯与围裙板的缝隙、扶手与建筑物的夹角处。
不同的危险地带都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?我们将危险程度从低到高以指数1到5★来评判,进行了一组实验。
1.扶手槽以及扶手与盖板之间的空隙
危险指数:★★
2015年10月,重庆一名男孩独自背靠电扶梯扶手玩耍,结果,胸腹部被卡住,后经抢救无效身亡。
电梯专家把模型假手放进自动扶梯下侧的扶手槽后,仅三秒钟扶梯就停止了运行。需要向大家说明的是,扶梯的扶手槽处包裹着的这块黑色橡胶其实是一个按钮,当有异物被卡到这里时,这个按钮会被触动自动扶梯就会立即停止。
仔细观察不难发现,扶梯扶手胶皮连接处的边缘并不是很圆滑,甚至可以说有些锋利,别说是孩子,即使成年人的手不慎被夹在里面也会破层皮。另外,普通扶梯的扶手与盖板的空隙也是危险区域,这个空间的高度大约为10—25cm,孩子的身体容易被卡在这个地方。
2.前沿板与踏板缝隙处
危险指数:★★★
2015年3月,广东广州某大型百货商场内,一个小男孩因穿着软泡沫鞋,五个脚趾惨遭手扶电梯下方尽头的夹板夹断。
自动扶梯的前沿板和脚踏板缝隙虽然并不是很大,但足以容纳一名三岁左右孩子的手指尖。通过测试,当扶梯运行至末端,插在扶梯踏板的模型手与扶梯前沿板逐渐“合”在一起的瞬间,模型假手的手指就被牢牢地卡在了缝隙里,并被不断往里带,但自动扶梯始终未停。
专家指出,扶梯前沿板处的推动力大概在十五公斤左右,这样大的力量即使是大人,手指也会被夹断。
3.梯阶与围裙板之间缝隙
危险指数:★★★★